了。
苏允心里倒是有所准备的,看着有些草率,但小经筵便是这般。
苏允按照他准备的教案开始讲,他在讲的同时,亦是在观察众人的神情。
赵顼与宰执们虽然坐姿还算端正,但神情各异,有的人若有所思,有的人神情有些不屑,有的人脸上有些赞赏,有的人面无表情。
若有所思的是赵顼。
神情不屑的是……咦,是孙固。
面无表情的是章惇。
咦?张璪脸上的神情是赞赏吧?
不对,这个人为什么会面露赞赏?
或许……这是一种阴险的神情?
苏允有些摸不着头脑,孙固是旧党,理应支持自己才对,毕竟自己是苏轼的侄子啊。
而张璪与苏轼有生死大仇,怎么会对自己一番赞赏,这根本不合理啊!
然而苏允却是猜错了,当他讲完今日的教案之后,赵顼道了一句受教,随后问诸宰执,道:“诸卿觉得如何?”
诸宰执没有人说话,赵顼正待说几句的时候,张璪忽然起身,大声道:“官家,臣聆听苏居正讲这《孟子集注》,此注极为精妙,将圣人所未发之话语尽解矣,这乃是大道之言!
臣建议,将《孟子集注》纳为科举题库之内,此为一事尔。
另一件大事,臣请朝廷追封孟圣人,将孟圣人请入文庙之内,与诸圣并列,且将《孟子》一书列为经部,与《诗经》、《周易》、《尚书》、《礼记》、《春秋》等五经并列!”
此话一出,迩英殿顿时哗然。
众人尽皆错愕看向张璪。
他们自然知道张璪与苏轼的过节,而且还是不同派系,这会儿却是力捧苏允……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珪最为惊愕,瞠目结舌看着张璪。
张璪看到王珪的神情,心情一下子变得极为舒畅起来。
“直娘贼,你不救老子,老子便自救,我之前是得罪了官家,那我现在便顺着官家的心意,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