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优秀境外华裔男演员,导演则是《十月围城》的陈德胜。
“这是真‘招安’啊!”
“让港台艺人多多再内地拍戏,把票房先冲上去!”
连郭忛都能看懂上面颁发这个奖项的深意,在场很多人又怎么会看不懂。
就是这样的安排。
国内的演员和导演其实很多,但能招揽票房和拍好电影的不多,这时候商业电影比内地发展早几十年的香江,就成为了最完美的替代。
05年是香江电影全面放开可以在内地上映,而现在5-6年过去了,广电又放开了条件,鼓励港台艺人跟内地演员、影视公司合作拍摄影片。
不管如何,先把市场给我打出来,你们有本事,就能赚大把大把的钞票。
国内的观影群体,其实是很恐怖的。
其实不光现在,放到几十年前,华夏的观影群体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地道战》的观影人次高达26亿人次,全国各地连续放了10年。
好多人看了10几遍,村里没事就喊放映员来放,而且是按一场收钱的,每个人票房就是几毛这样。
还有诸如《白毛女》、《妈妈再爱我一次》、《少林寺》,观影人次都好几亿。
现在影院商业化和改制之后,电影局其实对华夏电影的未来很是看好;唯一缺的,其实是电影,好的电影。
本质上还是缺好演员和好导演,所以只能问港台借。
只有市场打造出来之后,才能培育出各式各样的人才和电影技术、规范。
“看来,国家接下来,应该很重视电影产业!”
郭忛很敏锐的说着,陈瑾嗯了声:“100亿都破了,1000亿还远么?”
“1000亿的市场,能带动一个几万亿的消费,国家当然会大力扶持!”
这是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就是电影票房的提升,让演员的片酬都水涨船高。
行业一旦发展太快,就会朝畸形发展,必须偶尔来几脚刹车。
随着优秀编剧、优秀数字电影、合拍片等等的颁出,终于来到了本届华表奖最重磅的几个奖项,优秀演员、优秀故事片和导演。
“徐凡《唐山大地震》、娜仁《额吉》!”
“葛忧《赵氏孤儿》、李雪建《杨善洲》!”
华表影帝和影后是双黄蛋,这是一开始所有人都知道的。
而优秀导演,同样是两部电影获得。
《建国大业》韩三品、黄健新;《飞天》……一部讲述神舟七号航天员的主旋律电影!
可惜拍的很差,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