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哪儿旅游都行。”
“真的?”陈意眼睛一亮。
“什么时候骗过你?去看书吧。”
小姑娘嗯了一声,麻利地爬上树屋,拿出英语书看起来,这是最让她头疼的,却不得不学。
“真羡慕哥哥嫂子那一届!”
陈凡和许今秋是最后一届高考不用考英语的,尤其是许今秋,即使大学毕业,英语也一样稀碎。
可谁在乎?
许今秋的工作中就不存在英语这玩意儿,平时也不喜欢出国玩,英语更是派不上用场。
许今秋的如今重心都在养胎上。
自从怀孕之后,就没去过基金会,有关小羽、柳青和颜丹青三人在,足以保证基金会正常运转。
孩子出生之前,她没打算上班。
就是有时候不想工作,工作却会找上门,前两天颜丹青来过家里一趟,还带来两个人。
分别代表共~青团和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两家单位。
二人是来寻找合作的。
由上头批示,将由两家单位牵头,共同成立希望工程,估计今年底就会启动该工程。
许今秋非常意外,希望工程要干的活儿跟自己差不多,不过他们更加全面,包括乡村教师培训、健康守护、紧急救护等。
既然是干同样的事情,许今秋自然不会小气,当即捐款 2000万元,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
至于更多合作内容,则还未定下。
入夜之后,许今秋提起这个事情,陈凡仔细思考过后:“合作问题不大,助学、助残这些项目,可以对接一部分过来。”
“至于建校,也可以对接一部分,但对接之后,要由我们接手,变成我们自己的项目。”
“力所能及就帮,是这意思吧?”
许今秋心里有底,去年从期货市场套现 12亿美刀,扣除给赵姑娘 1亿美刀发展抗衰项目,自己的账户上还有大量的资金。
足够做很多事情!
尤其是建校的项目上,许今秋打算进一步扩大规模。
最开始的两年,一年建校 400所,还会捐赠一些教学楼,到 85年开始,就拓展到每年 800所。
建校的项目都是一次性投入,压力不算太大,反而是助学金,跟滚雪球一样,规模越来越大。
许今秋有时都觉得头疼!
不止是人数增加,单人的助学金额度也在提升,伴随着经济不断增长,货币也在不断贬值。
刚开始时,资助一个小学生,每个月 5元,现在已经涨到 10元,初中生、高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