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恒定会师。
到这一年下半年的时候,她已经打过了漳水。
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那日见势不妙,逃了出去,继承叔叔的位置称帝,领兵来攻,浩浩荡荡摆出了准备大举进攻的架势。
李秀宁一看,竟有这等主动来送人头的行为,这能不满足他?
石重贵一冒头,就被打成了死狗,丢盔弃甲、被缴获辎重无数。
好容易仓皇跑出十里地,准备收拢残兵败将,再接再厉,继续战斗,就得到了一个噩耗,不好啦陛下,咱们的后军将军眼看局势不妙,跑过去投递了!
石重贵又来了两回,统是被李秀宁杀得血流成河,日月无光,心头无奈。
打是根本打不过,只能开始疯狂跑路。
李秀宁一面痛打落水狗,给石重贵一些来自战神女帝的教训,一面也没有放松其他地区的兵力部署。
她挖掘出了一批可靠的心腹战力,如枢密使刘延朗等人,给他们充足的信任,放手去战,在漳河和滹沱河之间的广大地域自由纵横驰骋,收复故地。
同时赏罚分明,手腕凌厉,严明军纪,并杜绝杀良冒功之事。
就在这种君明臣良的环境下,李秀宁最终形成了一股洪流般的无敌大势,让对手自觉避让,胆战心惊。
后唐疆土的推进过程是惊人的,很快就已经逼近了和契丹接壤的定州。
只有在河东大本营太原府,遭到了一场极为激烈的反击战。
太原府的守卫者是桑维翰,石敬瑭的丞相,一个确实很有才华、文武双全的奇人。
也是极力促成割让幽云十六州的祸首。
比桑维翰这种奇异行为更难评的,是桑维翰的推崇者们。
赵匡胤建国之后,常感觉赵普才疏学浅,某一次吵架后居然感叹:“安得宰相如桑维翰者与之谋乎!”
多少让人觉得脑子有点包,要桑维翰当宰相作甚,留着割敌卖国吗?
这种历史人物的辛辣吐槽还得看王夫之,他老人家永远能一语中的,直呼桑维翰“乃万世之罪人”。
总而言之,太原城有桑维翰坐镇,这一战确实进行得很艰辛,可惜他一人之才,远远不足以阻挡洪流大势席卷,最终在城破之时,举兵出降。
李秀宁从他手中接过宗卷,望着他在眼前下跪,一动不动背脊笔直。
不由神色冷然地发问:“卿是我大唐同光进士,将幽云燕土赠与夷狄时,可曾想过当年曲江宴上金榜题名,曾发过的誓?”
桑维翰面如土色,战战不能答。
“朕答应过降者不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