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午时。
在诏狱外等候许久的阿吉,雇了一辆马车将沈念拉回了家。
沈念被诏狱行刑,依照规矩,他应回家待罪,等待翰林院对他的惩罚。
……
午后。
掌受内外奏章、敷奏、封驳之事的通政司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一道道奏疏堆积在书案之上,待记录整理后,便会陆续送往内阁。
这些奏疏,几乎全是弹劾沈念的。
沈念被笞四十,就意味着殴打百姓的事情已坐实。
不到一个时辰。
便有不下五十名官员陆续上奏,弹劾沈念殴打百姓,不修私德,此类官员不宜侍君左右。
沈念被如此多的官员弹劾,不是人缘不好。
而是京师各个衙门官员、特别是科道言官,都有考绩要求,若呈递不够数量且言之有物的奏疏,那是要被罚的。
而今,沈念打人之事成立。
他们上奏弹劾,既不会有站队错误,又是为君着想,还能得到一份考绩。
何乐而不为!
自考成法后,各个衙门做任何事情的效率都非常高,包括弹劾同僚。
整个下午。
弹劾沈念的奏疏不断,不断地运往内阁。
甚至还有人在六科廊道排队,高呼着:“私德有瑕者不可留于君前!”
大有要为大明朝牺牲自己的气魄。
他们欲面见阁老,痛斥沈念之过。
但内阁没有处理奏疏,也没有见他们。
黄昏时分。
就在一些官员聚集在通政司,等待内阁消息的时候。
翰林院学士马自强、翰林院侍读学士申时行,翰林院修撰王家屏、徐显卿、张位、于慎行、沈懋孝,翰林院编修沈一贯、沈渊、黄凤翔、王懋德、公家臣等,翰林院检讨王祖嫡、赵用贤、刘克正、刘楚先一行,来到了通政司。
这种阵仗,甚是罕见,即使打群架都很难输。
马自强大步走进通政司,拿出一本奏疏,高声道:“翰林院诸官联名上奏:吾馆检讨沈念因拒贿,而被奸商出言威胁,为不陷于贪而殴打奸商,何罪之有?”
“沈念实为年轻官员拒贪之榜样,然竟有官员弹劾其私德有损,实属大谬,翰林院诸官,恳请陛下主持公道!”
此话一出,通政司骤然安静下来。
很多官员都意识到:风向有点不对。
翰林院诸官齐齐出动,显然是商量过,且他们这个角度找的太精辟了。
看似为沈念辩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