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议政台或到子时,再行结束。
这可能是天下读书人唯一一次痛快发言且朝廷暂时还不会反驳的一日。
张居正想让他们说个痛快,想要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
亥时初(21:00),诣阙者们终于发言完毕,无人再上台。
申时行当即宣布结束。
同时提醒所有人,明日午时后,将是朝廷议政官们的发言时刻。
此刻的沈念。
脑海里钻入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学说政见,又累又乏,当即便回家睡觉了。
……
翌日,太阳刚刚升起。
昨日诣阙者言论的简报,便印制了出来。
翰林院、顺天府、贡院、文庙、国子监等衙门前,皆有张贴,且还有胥吏散发于民间街头,欲令更多人知。
书生士子们纷纷围观。
他们想看一看,朝廷会不会虚以委蛇,将一些反抗的学说政见压下去。
当发现简报之上皆是昨日实情后,一些书生士子不由得对朝廷产生了一丝好感。
往昔。
他们是根本看不到朝廷这份真诚之意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此乃朝廷笼络人心之举,实则是为了今日午后的反驳。
“作戏而已,我若是没猜错,今日午后,那些议政官们一定会将这些政见逐个抨击,全部反驳。”
“朝廷让诣阙者先言,就是为了反驳,没准儿日后还会算旧账,若我所料不出,但凡发出对朝廷有敌意言论者,后续科考或仕途绝对不顺,甚至有被抓进大牢的可能。”
“只要朝廷这次不解禁天下的民间书院,不让天下生员自由议政,我便接着骂!”
……
正午时分,午门之前,阳光温暖,有一丝丝风。
集聚着的依旧是昨日那群人。
只不过,今日的诣阙者变成了听众,议政官们变成了言说者。
就在诣阙者们思索着,议政官们会如何反击,首先站出来的会是对朝堂政策、各种学说最了解的翰林官,还是论辩攻击力最强的科道言官时。
六部的六名郎中(正五品)一起走上了议政台。
随即,吏部考功司郎中徐墨率先出列。
他没有反驳诣阙者昨日之言,而是讲述起了自万历元年六月开始施行的考成法。
“施行考成法之前,朝堂政令条例下发,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之后,朝廷以综核名实信赏必罚为原则,强调供铨选、专责成、行久任、严考察。万历二年七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