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海瑞的十五竹筐文书!向子珩小友学习
小万历的常朝之怒。
令京师各个衙门的官员都变得紧张起来。
很多官员都意识到,这位小皇帝已不再是当初那位只会点头的冲龄之君。
他的做事风格与脾性,不像他的父亲,即那位平庸宽厚的隆庆皇帝。
更像他的爷爷。
那位继位之初便掀起大礼议之争,敢于廷杖上百名文官,迅速实现皇权独断的嘉靖皇帝。
大明天下,向来都不是君王与士大夫共治的天下。
而是老朱家的天下。
逆张居正而行,或许还能东山再起;但逆小万历而行,绝对是自绝仕途。
张居正倒是很欣慰小万历能有如此变化。
因为他甚是崇拜嘉靖皇帝,也因小万历对张居正的一系列新法都是大力支持的。
当下,二人实乃一条心。
他觉得,小万历能有如此变化,他功在第一,李太后居第二,沈念可居第三。
小万历年初的这番表现,无疑会使得一些宦官、官员不敢再那么肆无忌惮地损公肥私,会使得官场风气变好一些。
与此同时。
也有官员私下议论,觉得小万历有如此改变,特别是说话霸道强硬的作风,受沈念的影响最大。
近一年来。
沈念曾多次陪小万历在文华殿前散步交谈,就连冯保都远远跟在后面。
没准儿“抄家”的主意就是沈念出的。
若小万历迷上抄家,那对无数官员而言,都是巨大的灾难。
能经得起“抄家之罚”的官员,当下还真没有几个。
但沈念当下的日讲官地位无比牢固,外加记录起居注从无疏漏,一些眼红沈念“近臣”地位的官员根本寻不到沈念的过错。
……
正月二十三日。
礼部宣布了本届会试春闱的考官名单。
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马自强任主考官,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申时行任副主考官。
翰林院侍读陈经邦、编修黄凤翔、公家臣、沈念,检讨王祖嫡、赵用贤,吏科给事中陈三谟、礼科给事中李戴、兵部职方署郎中事员外郎吾与言、刑部湖广司主事吴秀等十七人,任同考官。
与此同时,国子监祭酒王锡爵任知贡举官。
大明的知贡举官,不负责出题、阅卷、取士,而是负责各种考务、外勤等筹备事宜,也被称为帘外官。
其它的。
如监试官、提调官、印卷官、弥封官、誊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