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毕竟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是参考的特区发展模式。
结果莞城这边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为什么他这几天不在莞城市区内,而是到各个镇逛游?
那是因为莞城这地方真的是另辟蹊径!
羊城是粤东首府,京海是特区,资金、人才、设备都顺理成章地流向了二市。
夹在羊城和京海中间的莞城,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政策和资金扶持,所以他们只能兵行险招,将外资审查的资格下放到30多个村镇。
这么一来,充分调动了各个镇子吸引外资的积极性。比如石碣镇,采用人海战术,从镇到村,从村民小组到个人,全部鼓励去招商,只要能招来外企开厂,就奖励3个月厂房房租。
此时镇上工厂的面积从几百到几千不等,每平方米的月租金是10元,因此光是奖励就至少有上万块,对村民来说只要能拉来一个,那就真的暴富了!
所以各个镇子乃至村民都是想尽办法拉外资,仅长安镇就有两百多家工厂,而莞城有大大小小三十多个镇再加主城。
同时莞城政府还把外商投资工厂进行了分类和聚集,比如做毛衣在大朗,做家具的在虎门,做鞋子在厚街……形成了集群效应。
就是靠着这些,莞城如今的工厂数量硬生生干到了4000家!
这让叶东升都不得不给莞城的领导班子点个赞,真是敢想又敢干,怪不得未来能够超过珠城和汕头这两个经济特区,仅次于羊城、京海,常年与佛城相爱相杀,争夺粤东老三的位置。
不过这却给叶东升带来了一个难题。
他在京海可以只开两家店,因为京海的工厂基本都集中在特区内,本身特区的范围并不算大。快递员围绕着两家店进行配送完全行得通。
但是莞城的这几千家工厂,是分散在全城范围的各个镇子上的啊!
莞城的面积可比京海的特区大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