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就去和面!”
陈青妤食量大,过年又有那么多天,且要多准备呢。
赵大妈碎碎念:“你说话啊,今天星期天,这多不巧,要是明天星期天,是不是就能跟过年的假期连上了。结果今天休息,明天还要上一天班。真是耽误事儿。”
陈青妤想到几十年后的调休,感慨:“要是能调休就好了。”
“谁说不是啊。”
陈青妤:“好啦好啦,干活儿。咱们包什么馅儿的?”
“那必须白菜啊。白菜白菜,百财百财!过年讲究一个好寓意的。可惜你冬天没种韭菜,不然我们还能弄点韭菜馅儿的,韭菜韭菜,久财久财。过年还是得吃这个。”
陈青妤浅浅的笑。
“那弄点鱼?年年有余。”
“这个好!不过这个可得仔细着,可不能有刺儿。”
陈青妤:“小心点呗。”
“行!”
赵大妈:“我拿两条鱼进来解冻缓一缓。”
婆媳两个忙碌起来……
腊月二十八。
那句老话咋说的来着?
二十八把面发……
不管是什么人,都忙活着过年,这会儿过年真是特有仪式感,是一年中最最快活的事儿了。
饶是下乡知青,也不例外。
东北吉省下面的一个小乡村,余美娟搓着手正在烧火,其他几个知青正在和面,他们做的可不是纯白面,而是二合面。这都要过年了,家里什么也没有给她寄。不过她也不意外,她下乡也好几年了,除了下乡第三年她妈给她寄了几件陈青妤的衣服,她就再也没有收到过什么。
不过往年,她弟弟都是能收到的,今年也什么都没有收到。
这个弟弟,就是余美娟那个下了乡的二弟。
哦,也是陈青妤同父异母的弟弟。
魏淑芬进门生了三个儿子,老大是长子,舍不得;老三是小儿子,也舍不得,中间这个就相对不那么上心,没有办法的时候,他就要下乡了。
不过到底是个儿子,虽说也是下乡,但是他是被家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