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都要去,这是放虎归山?!【求首订】
太子,是储君,也是一个职位。
这个职位,跟皇帝之位没什么区别,并不是说,不立太子,这个职位就不存在。
而是立了太子,这个职位才能履行自己的权力。
皇帝亦然。
大部分封建王朝,实行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继承制,并非只在于皇帝与太子,而在于任何阶层。
包括普通百姓,也是长子继承家业。
那么,李承乾天然的合法性就有了。
尽管他之前请废太子的事,搞得有些荒唐,但他的合法继承权,并没有被剥夺。
也就是说,他依旧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可是,因为李世民的缘故,这个不二人选,被有意的忽略了。
那么,要想重返太子之位,就得不走寻常路。
而李承乾与李渊的合作,便由此展开了。
但是,为什么李渊能绕过李世民,立太子呢?
究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还是合法性的问题,不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虽然名义上,一个是太上皇,一个是皇帝,但实际上,两人的权力是一样的,只不过,谁当政,谁坐拥权力而已。
如果李渊真计较起来,太上皇的权力,还要凌驾于皇帝之上。
毕竟李唐以‘孝’治国。
不要觉得好笑。
即使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所谓的人伦大义,伦理道德,丢在地上反复踩踏,但不代表他不认可以‘孝’治国。
否则多年以后,李佑反叛,他也不会骂得那么难听。
《旧唐书》中便有记载:‘夫背礼违义,天地所不容,弃父逃君,人神所公愤!.往是吾子,今为国仇生为逆臣,死为逆鬼’
吧啦吧啦一大堆,反正就是对道义的切身感悟与自我悔恨。
后来更是在李泰那件事上,对李唐皇族发出警告,不要以为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
其潜台词就是,人人都必须心存‘爱敬君亲’的孝义准则。
所以,李渊立太子,没有任何毛病,即使李世民有心反对,在合法性上,一点毛病都没有。
再说第二点,大义。
虽然在权力面前,大义这种东西,有时候显得微不足道。
但现在这种情况,李承乾对李世民这帮臣子是有恩义的。
他阻止了李渊大开杀戒,相当于救了这帮臣子一命。
一个敢于舍身救人的太子,你能说他没有道德吗?你能说他德不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