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还出现了大量的皇庄,官庄,私庄和寺院庄田,遍布全国各地。
形成了‘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
可以说,唐朝短短两百多年便走向灭亡,除了安史之乱,与土地兼并的疯狂速度,不无关系。
李渊听得心神剧震。
尽管他现在已经不是执政皇帝了,但大唐也是他一手建立的。
就跟他的孩子一样。
他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孩子走向灭亡?
他执政的时候,虽然也重视土地,但从来没有深思过土地兼并的问题,会给大唐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他也相信,即使是现在的执政皇帝李世民,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因为正如李承乾之前说的那般,一个王朝开国的几十年,会走向盛世,至于几十年后的事情,很难有皇帝会考虑这么远。
所以,李渊此时不禁想,如果李世民知道土地兼并的后果这么严重,不知道还会不会随意赏赐他那帮玄武门功臣土地?
好在此时的李渊,已经不是执政皇帝了,所以面对土地兼并的严重后果,也能坦然地跟李承乾他们讨论。
“既然没有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有办法,对吗?”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心说老李的角度挺刁钻的啊!难怪长孙皇后会说老李家,总爱不走寻常路。
“办法是有,但咱们现在没权力这么做!”
“先不管权力的问题,你直接说办法!”
“好吧。”
李承乾无奈地撇了撇嘴,然后看了眼露出好奇目光的马周和岑文本,道:“我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当人口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果断选择开疆拓土,只要土地够多,百姓有土地种,自然不会有问题。”
“咦?”
李渊轻咦了一下,面色大喜;“这倒是个好办法!”
“办法虽好,但开疆拓土,难免会发生战争,届时,又要死很多人。那死的人多了,土地不就也空下来了吗?又何必开疆拓土?”岑文本不以为然地摇头道。
马周则若有所思地道:“如果能以少量的代价,换取长远的利益,我倒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毕竟,人口容易增加,开疆拓土难。”
“呵!”
李承乾笑了:“你这角度也是够刁钻的。”
“不过。”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土地改革,以变求治,不再固步自封,才能解决问题。”
“怎么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