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什么闲话?”
薛元超道:“您在河北时,不是向朝廷举荐了一个司马吗?”
刘仁轨道:“不错,老夫举荐定州司马陈述为雍州司马。”
薛元超道:“听说陈述曾担任过您的上官,并且百般刁难过您,后来您拜相之后,他曾特意赶到长安,向您请罪。”
刘仁轨点了点头。
薛元超道:“他们却说,您不计前嫌,不仅没有报复陈述,反而举荐他,这是矫枉过正,沽名钓誉。”
能传开的流言,往往都容易让人相信,刘仁轨在此事确实耿直的过了头,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心思。
薛元超也是心中疑惑,故而将此事拿出来说。
刘仁轨没有吭声,也没有解释。
上官仪缓缓道:“我相信刘公此荐,是因那陈述确有才能,与别的无关。刘公曾得罪过李义府,他们自然要攻击刘公。”
薛元超笑了笑,不做声了。
总体来说,因为刘仁轨沉闷的性格,清流派内部并未形成一股团结的力量。
拥武派则不同了。
谁当宰相大家就拥戴谁,任何事情都提前商议好,到时群起附和,相互掩护。
如今的头羊是李敬玄,他资历其实差了一些。
好在大家都不计较他的年纪,许敬宗、崔义玄等老资历,都不跟他唱反调,李义府更是全力支持。
朱雀门以西,拥武派官员们,此刻都围在李敬玄旁边,听他提起待会朝会上的议题。
李敬玄清了清嗓子,道:“上次李侍郎便提出过修改氏族志,只可惜因来济、韩瑷阻止,无法成事。如今这二人都贬到外州,正是重修氏族志的良机,诸位以为如何?”
许敬宗道:“不知李相准备以何为根据,划分新氏族?”
李敬玄道:“就根据李侍郎的建议,以官职为基准。除四后姓、酅公、介公外,以三公、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仆射为第一等,文武三品及知政事三品为第二等,以品定级,各位意下如何?”
拥武派官员多是品级高,而出身低,此种分法,对大多数人都是有利的,纷纷表示同意。
只有崔义玄没有吭声。
李义府笑道:“崔公,您身为三品御史大夫,当可列入二等,并不吃亏,将来拜相,还能升为一等。”
崔义玄淡淡道:“乍一看老夫确实没有吃亏,然而如此分法,二等和一等都会多了很多,将来的二等,还比得上现在的二等吗?”
崔义玄因偏房出身,原本在清河崔氏并不受重视,后来凭着废王立武,升为御史大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