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短暂接触过后,为什么迟迟不开展谈判工作。
很简单,三禾株式会社给出的技术合作方案不符合红星厂的心理预期。
在日本市场上彩色电视机的更新率持续走高的前提下,红星厂迟迟拿不到更大尺寸和更先进的黑白电视机生产技术。
十二寸黑白电视机在内地绝对是顶流的存在了,但在对外贸易市场上,红星厂电子工业的产品绝对拿不到贸易优势,几乎没人下订单。
倒是对技术要求相对较弱的洗衣机、电风扇等等家用电器得到了一些较少的订单。
红星厂也很清楚,三禾株式会社的目的就是想掐住红星厂的脖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布局“雅致”品牌在低端市场上的占有率。
一旦形成了品牌蔓延趋势以后,东南亚、东北亚等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会更信任雅致品牌,进而以挖掘金矿的速度来开发红星厂的电子工业。
这样红星厂被他们牢牢地抓在手中,永远都别想完成补偿贸易,永远以低成本的人力资源给他们打工。
至于说国内的电器竞争怎么做?
很简单,忽略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电器,把物美价廉打到极致。
挤压电器市场,促使电器厂商向高利润、竞争压力小的电器品类富集。
也就是电视机和电冰箱一类的,到时候这些厂商打的不亦乐乎,三禾株式会社稍稍放开红星厂的技术管束,就会有收割电视机和电冰箱的市场趋势,逐渐蚕食掉国内的电器厂商。
这个过程可能很慢,十年八年也有可能,但这样的布局才是绝户局。
损失了红星厂的发展机遇和利益算什么,三禾株式会社全面掌控东南亚和东北亚的电器市场才是他们的核心目标。
只是这个目标红星厂不想要,十年八年对于红星厂来说太久了,至少老李等不起。
既然三禾株式会社守着那些电子工业技术当宝贝,红星厂索性就不谈了。
这里老李还是要强调一下李学武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补偿贸易,技术换产品,绝对是一招钳制力相当高的办法,红星厂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另起炉灶再烧锅,从其他渠道引进电子工业技术,再进行生产和制造。
雅致牌不能用了,红星行不行?五星行不行,三星行不行?
全面放弃现有的生产品牌,每年给三禾株式会社交付100台电器应付补偿贸易,拖它个三五百年,看谁拖的起。
再说了,相关的生产线是红星厂的资产,开动马力外贸改内贸,还不气死三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