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水谷翔帮着解释了一句。
陈向北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这里面不仅仅包含体能,还有许多跟赛车相关的理论知识。
这也就是为什么,顶级车手能参与到赛车研发工作。别看他们当中很多人好像没有高级文凭,对于汽车工程专业的学识水平,却不会低于一般的工程师。
事实上如果顶级车手愿意的话,获得名牌大学授予的学位,也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就好比陈向北在铃鹿大学挂着赛车工程的学籍,看似“徒有其名”没有去学,真要他去考试也能轻松通过。
当然,陈向北对于空气套件的调校经验,并不在于他这辈子对赛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还是靠着上辈子的底子。
赛车控制系统会更新换代,从机械升级到电控时代。空气动力学这种基础物理,却不会在短短十几年间发生变化,经验完全可以做到通用。
“变速箱需要密齿比,特别要优化二三档,突出短直道跟低速弯的提速能力。”
“轮胎胎压跟倾角都要调整,优化弯中接触面保持抓地力。”
“降低前悬架硬度,调整减振器的压缩阻尼。”
陈向北喋喋不休通过tr反馈调校方案,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他越来越找到了上辈子的熟悉感觉。
这才是辆真正的方程式赛车,雷诺只能算新手入门的玩具!
“自学能达到这种程度吗?”
奥德托回头朝水谷翔问了一句。
单单一个空气套件调校反馈,他还觉得在接受范围之内。
现在陈向北的反馈项目详细度,已经达到了专业赛车工程师级别。
说句不夸张的话,只要能验证这些调校反馈正确,奥德托觉得陈向北对于赛车的车感,以及对调校的熟练,完全不输于一般的中下游f1车手!
要知道懂得赛车调校跟反馈,哪怕放在f1里面都是非常吃香的技能。意味着你哪怕车技差一些,都能收获顶级车队二号车手,亦或者小车队一号车手的橄榄枝。
就好比前索伯车手博塔斯,他那一手赛车调校跟反馈,就是曾经签订三年长约的基础。
甚至于中国车手周冠羽,最后一年跟他排位赛的巨大差距,传言也是出在赛车调校数据拒绝共享上面。
周冠羽毕竟还是年轻了,调校经验上面玩不过老前辈。
“应该……或许……能吧。”
水谷翔结结巴巴给出回答,他自己现在都不敢确定了。
陈向北这边在全力调校赛车匹配东望洋赛道,其他车队的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