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可以跨越语言阻隔的。
华丽的词曲配上许凌月的神仙演绎,瞬间就征服了无数人!
如果在日国棒国这些地方,《如愿》只属于小众的话,那么在港台和东南亚地区,这张专辑掀起的风暴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以这些地方有限的市场规模,竟然在短短一星期内贡献了超过三百万份的销量!
要知道在内地的主场,这张专辑的累计销量也才破九百万而已!
这还是在电影人气反哺的情况下达成的!
更离谱的是,在实体唱片行业日落西山的时代,《如愿》的实体版竟然在这些地方卖出去七十多万张!
这个数据的惊人程度,基本可以跟《传承》的票房数据有的一拼了。
十年,整整十年,港台东南亚都没有卖过这么多的实体唱片!而这年头还愿意买实体唱片的大多只有一种可能——收藏。
你的东西要足够好,能有经受时间考验的潜力,才会具有收藏价值。
那些所谓的网络神曲哪怕热度上天,也不会有人愿意刻盘收藏,因为它不配。
这个数据,也侧面证明了《如愿》的质量有多顶。
不少港台音乐人更是在采访时无奈直言——《如愿》这张专辑的出现,基本意味着港台流行乐统治内地市场的结束。
港台新生代的音乐人和歌手,已经没有一个能和许凌月碰一碰的了。
未来的时间,将会是华夏音乐反攻港台市场了。
甚至有可能,还会反攻到日韩甚至更远的地方……
这话要是别人说的,国内的“觉醒青年”们高低得出来吐口唾沫,再来两句阴阳怪气的嘲讽。
“华夏音乐落后欧美至少二十年!”
“反攻欧美?就凭那些弱智的口水歌?”
“还想反攻欧美?你能不能先打赢港台音乐?”
“现实点吧,距离日国音乐都差了十条街,还跟欧美比?”
可现在这话出自港台的“干爹”们之口,这些觉醒青年们愣是被憋得说不出话来。
忠孝两难全,不好说啊!
但不管他们认不认可,《如愿》的现象级效应已经是既定事实。
销量、热度、话题度、风向效应……不管从什么维度看,这都是一张划时代的神专。
用国内音乐圈某位前辈的话来说:“这张专辑来得很是时候,在全民进入快餐化娱乐的时代,这张专辑用叫好又叫座的表现证明了一件事——市场并不会辜负认真做内容的人,只要你有才有态度,大家依然会用实打实的消费来回馈你的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