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则不然。
各地官府都是接到丞相杨沅签发的手谕,按要求按数额发行的地方官府“公债”。
地方士绅对地方官,讨债的勇气还是有的。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下,下手谕发行公债的人是杨丞相,那么这天就算是真的变了……
这道手谕也比现在的朝廷旨意,将来更有公信力吧?
这是地方士绅们的想法。
而对地方官员们来说,他们正想在杨丞相面前有所表现,却找不到机会呢。
所以,此番发行公债,必须更快更好的完成!
解决了钱的问题的同时,陕西战场的战争准备也已就绪了。
西夏兵马,将从陇山、六盘山可供穿插的山间谷道出兵入陕。
他们的主要进攻方向是陕北,同时兼防鞑靼。
他们的粮草补给,从兴庆府沿黄河运输。
船运之外,再调拨大批骆驼,陆上行舟。
以战养战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要获取粮食,就得攻陷大城大阜。
而要攻陷大城大阜,围城时间难以确定。
所以自己的大军补给必须跟上。
与此同时,由吴拱、陈涿光、李道三员大将调度利州和荆襄军队,伺机北上。
李显忠坐镇河西走廊不动。
这是坐镇西夏路的武装力量。
利州路的粮草、火药等军需补给,由成都府路负责。
当然啦,杨沅也没让老丈人钱端礼太为难。
他发行的公债,将会拨付大笔给川峡四路,以发展当地经济。
荆湖方面的后勤补给大本营,则放在襄阳。
如此这般,七月流火时节,西夏大军出动了。
与此同时,天水方向的秦州节度使夏荷葵木也出兵了,他负责牵制金军陇右兵力。
和他同时出兵大散关,进击渭河上游的,就是利州路的两员大将:吴门虎子吴拱和独臂大侠陈涿光。
坐镇潼川路,错失机会的时寒对他们两人羡慕的很。
坐镇荆襄的李道也北上商洛,摆出一副要进攻潼关的架势,迫使金兵固守东部。
陕西战役的第一阶段:三面出兵,分割急围,正式开始了。
ps:杨沅做了丞相,很多事就不能亲力亲为了。
所以很多战役如果细写,那么很多篇幅内他就不能出场。
而且战争描写很枯躁,所以杨沅不在场的情节会简略些。
另:最近经常把杨沅打成杨浩,
只有最近频繁会用到杨浩这个词,才会下意识地打出这个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